今年3月,美聯航取消了其機上免稅品銷售業務,它由此成為美國三大航空公司當中最后一家這樣做的航企。美聯航發言人對此解釋稱,它們是根據不斷減少的銷售收入而作出這一決定的。
此前,美國航空和達美航空分別在2015年和2014年作出了類似決定。不過,這并不完全意味著機上零售業務的終結。
根據全球免稅品理事會在2016年3月公布的一份報告中的數據,航空公司機上免稅品銷售額在全球免稅品與旅游零售總額中所占比例,從2006年的7.3%下降至2014年的4.6%。m1nd-set Generation開展的另外一項研究則預測,2025年之前,航空公司免稅品銷售額將每年下降1.5%。
取消機上免稅品銷售,大約可以為航空公司節省200磅的重量,但這也會導致空乘人員的收入減少。美聯航機上免稅品銷售業務取消之前披露的空乘人員2016-2021年度勞動合約中規定,空乘最低可以獲得免稅品銷售收入10%的傭金,當然,在機上免稅品銷售額很低的時候,這一傭金實際能夠為空乘帶來多少收入是不確定的。
在達美航空停止機上免稅品銷售業務的前一年,達美空乘人員平均每月能夠從免稅品銷售中獲得10美元的收入。達美航空一名乘務長透露,他對于達美停止機上免稅品銷售業務的決定感到高興,因為他們從中獲得的收入很少,并且這項業務對于乘客來說,更多的是一種打擾而不是福利。
但是,航空公司之所失,正是機場之所得。m1nd-set Generation稱,在2016-2025年這個航空公司免稅品銷售額預計將會逐年下降的十年里,機場的免稅品銷售額卻預計每年將會增長7.1%。
一名美聯航發言人證實稱,美聯航無法與機場的免稅店運營商進行競爭,因為它們的免稅品庫存數量要多得多。同時,機場也在投入巨資改善機場的地面零售體驗。例如,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新增了六個占地總面積達兩萬平方英尺的免稅品零售區。另外,洛杉磯國際機場新的航站樓也有古馳、博柏利和愛馬仕等諸多奢侈品牌入駐。
盡管美國三大航空公司均放棄了機上免稅品零售業務,但在像斯堪的那維亞半島這樣零售稅很高的,以及像亞洲這樣居民購買力越來越強的國際市場,機上免稅品業務仍然具有吸引力。
在這些地區,航空公司正在改變通過機上手推車來推銷免稅品的常規做法,以提升輔助銷售額。芬蘭航空的NordicSky門戶網站讓乘客可以使用個人電子設備提前訂購免稅品,等他們乘坐返程航班時,他們訂購的免稅品會送到他們的座位旁邊。更為知名的是,大韓航空犧牲其空客A380飛機經濟艙中的13個座位空間,用來設立一個免稅品商店。2016年,大韓航空的機上零售額達到了1.68億美元。
- 上一篇:三大航上半年營收達1600億 業績分化明顯
- 下一篇:文章還沒寫出來呢